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中心>安全宣传
62.1K
护网为民 共筑“绿色”网安新屏障 ————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综述
来源: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21-11-22 [ ] [关闭页面]

读取相册、定位、用户隐私信息……当手机里的APP频繁“越界”,对用户信息“想读就读”,成为泄露用户数据的途径之一,用户应该如何保护自身的隐私安全呢?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副总工程师陈训逊在网络空间技术高峰论坛中表示,手机APP对于用户信息的获取不需要太过详细,一些APP对于手机定位的使用是业务需要,大量的用户信息被使用,一旦发生网络泄露,则会带来网络安全风险。

“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以“办一届开放、协调、创新、高效的网安周”为目标,以“融合展、会、赛,链接产、学、研”为导向,聚焦系列重要活动,统筹线上线下、突出内涵特色,实现了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融合联动。与会专家们认为,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网络空间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的威胁和风险漏洞也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当今最复杂、最严峻的现实问题之一。

以守为攻 打好数据安全保卫战

“不论是向有关部门还是向网上的个人隐私举报平台、互联网管理举报平台,都可以打电话投诉举报,国家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查取证进行处理。”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副总工程师陈训逊说。对于已经出现的隐私泄露问题,陈训逊表示应当群策群力,管理、技术相结合,发现就举报。

陈训逊认为,在数据安全保护方面,大数据运营单位首先要做到数据的透明,也就是对政府、对公众透明,并且要可追溯和可核查,这样大数据才能在可监管的形势下,合理利用、合法使用。

此外,汽车作为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交通工具,也存在着泄露用户数据的问题。调研显示,一辆智能汽车每天至少可以收集10TB数据,大约相当于6800个人在同时上网。不仅数量极大,而且涉及到驾乘人员的出行轨迹、习惯、语音、视频等等,一旦遭受侵害便会泄露大量个人隐私。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任贤良在青少年网络保护论坛中强调,青少年作为数字化时代成长起来的“网络新生代”,在享受网络“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威胁和袭扰,青少年网络信息安全、网络虚拟世界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据了解,今年6月正式施行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新增了“网络保护”专章,从法律层面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驾护航。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工商联主席方光华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总体要求,开展了净网、护苗等专项活动,争做青年好网民、校园好网民等活动,强化网络环境建设,做好网络安全防护,为净化网络空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论坛现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360集团、微博、虎牙直播、哔哩哔哩的与会代表围绕“多管齐下维护好青少年网络法治环境”主题进行了圆桌对话。此外,还发布了《2021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发展报告》,上线了“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课全国授权平台”

以技为器 守住网络安全“虚拟门”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重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动力。当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形势出现新变化,网络安全技术产业也呈现出新趋势。

在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尹浩以《把握网络安全态势,筑牢技术发展之基》为题,分享了网络空间安全形势新变化及网络安全技术产业新趋势。在他看来,在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应用、IT基础设施云化背景下,以“零信任”、“主动防御”等为代表的网络安全新理念、新架构加快落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突破以及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推进网络安全防御技术创新发展应用,促进防御技术智能化升级。

网络已经深度融入百姓生活、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家治理等各个环节,网络安全也与国家教育、医疗、通信、金融、军工等多行业领域紧密联系,任何一个领域出现安全隐患,都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

“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维护网络安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人们生活的世界与互联网空间越来越融为一体时,绷紧风险挑战的那根弦,就是守好美好生活的安全线。

让网络空间成为风清气正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携手共筑“绿色”网安新屏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