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垃圾分类标准
生活垃圾一般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四分类”。
垃圾分类标识
可回收物收集容器为蓝色,有害垃圾收集容器为红色,易腐垃圾收集容器为绿色,其他垃圾收集容器为灰色。
2019年8月21日浙江省建设厅发布《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这是全国首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省级标准,将于2019年11月1日起全省正式施行,这意味着垃圾分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不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近在眼前的行动。
浙江省制定颁布3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餐厨垃圾两部管理办法,市民不仅要学会分类生活垃圾,对大件垃圾、园林垃圾和装修垃圾还要单独分类,并通过指定途径进行处置。
那么生活垃圾要怎么分类呢?
根据《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市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
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物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塑料包装,与这些材质有关的如:报纸、杂志、广告单及其它干净的纸类等皆可回收。
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
易腐垃圾
♦易腐垃圾(餐厨垃圾),也可称湿垃圾,一般是指餐饮经营者、单位食堂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餐厨废弃物,以及家庭生活中产生的易腐性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菜梗菜叶、肉食内脏、果壳瓜皮等等。
其他垃圾
♦其他垃圾危害较小,但无再次利用价值,如建筑垃圾类,生活垃圾类等,一般采取填埋、焚烧、卫生分解等方法,部分还可以使用生物解决,如放蚯蚓等。是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剩余下来的一种垃圾。
垃圾分类的意义
节省土地:一个国家的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的人均土地特别是人均耕地非常微弱。将宝贵的土地变成垃圾场,实在是一种慢性自杀的行为。
减少资源:垃圾分类可以避免由填埋或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现代生活的垃圾成分中含有大量化学垃圾,如:塑料、电池、油漆养料、清洁类化学品和化妆品等等。
再生资源:地球上本无垃圾,垃圾是人类没有正确处理的资源。这种被永久消灭的资源的生态价值是无法估算的,通过垃圾的分类回收,人们完全把它们重新变成资源。
我们作为二职青年,更应该树立良好的风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明天是美好的,但是一定要从今天做起,要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只管前行,无问西东,我们所做的这一切,终将汇流成河,形成最美丽的风景。
(编辑|邵芮洋 文案|李依蕊)